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年纪轻轻就"过劳肥"?6个饮食建议收好 正文
时间:2025-08-11 16:07:27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探索
很多人在参加工作后,生活节奏和方式发生了改变,日常点外卖、中午将就吃、晚上大吃、久坐不运动,再加上工作压力……逐渐导致了过劳肥。确实,如今很多人“越忙越肥”,要跳出压力导致肥胖的怪圈,就要从根本解决问
很多人在参加工作后,年纪生活节奏和方式发生了改变,轻轻日常点外卖、过劳十堰市某某环保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午将就吃、饮食晚上大吃、建议久坐不运动,收好再加上工作压力……逐渐导致了过劳肥。年纪
确实,轻轻如今很多人“越忙越肥”,过劳要跳出压力导致肥胖的饮食怪圈,就要从根本解决问题。建议除了提升自己的收好工作技能,保持积极向上的年纪心态之外,个人生活的轻轻管理也很重要,尤其是过劳要在饮食习惯上做出改变,就能有效削减压力致肥的风险。这里给大家提几个有效又好操作的“防肥”建议。
建议1:定量吃有利防肥,十堰市某某环保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不规律容易长肉
1. 不要省略任何一餐,保持固定食量,吃到舒适饱即可。
营养素吃足了,能量供应够了,不仅会精力满满,而且可以预防餐间乱吃低营养、高热量的零食导致发胖。
2. 不建议为了吃零食而少吃饭。
有些人为了享用零食,用餐时故意少吃饭菜,这是不明智的。要知道,大部分零食的营养价值,远不如正餐的饭菜。即便热量值相同,营养差的食物也更容易招来肥肉上身。
3. 早餐不要省略,午餐少吃主食。
吃好吃足早餐,可以避免午餐和晚餐吃得过多。另外,如果中午饭后实在困倦感比较强的话,午餐可以少吃一些主食,下午4点再喝杯牛奶燕麦粥,给身体加加油,也能避免晚餐前过度饥饿,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
建议2:按时吃饭,准备“垫饥食品”
许多人在工作上尽心尽力,工作一忙起来就习惯性想着“我干完了再吃吧”“我现在不想吃,这一餐省了就算减肥”,从而推迟了用餐时间。一方面,这会让人在用餐时食欲增强,容易饮食过量。另一方面,推迟用餐会造成餐后血糖高企,而血糖偏高时,身体合成脂肪的能力上升,分解脂肪能力下降。
相关研究发现,哪怕午餐推迟两个小时,吃同样的食物时,都会造成餐后血糖反应显著上升。
如果实在没法按时就餐,建议准备一些“垫饥食品”提前食用,避免过度饥饿,降低正餐时的食量和餐后血糖反应。不妨日常给自己备好盒装牛奶、豆浆、酸奶、即食燕麦片、熟鹰嘴豆、原味坚果、水果干等营养价值高的“应急”食物。
建议3:蔬菜吃够数量,烹调少油少盐
多项研究证实,要想长期保持好身材,吃够蔬菜是不可或缺的。一天要吃300-500克的蔬菜,每餐要吃够至少150克蔬菜。最好一天中有至少200克绿叶蔬菜,它们对减肥和防病特别重要。如果工作比较忙,中午在外用餐,快餐外卖没法提供这么多蔬菜的话,还有3个补救措施:
1. 早上在面条、粥里烫点青菜,或和主食一起蒸点南瓜、胡萝卜等。
2. 自己在家准备好无油无盐的生鲜蔬菜(比如生菜、番茄、黄瓜、甜椒等)带到工作场所,中午和口味重的外卖菜肴配在一起吃。
3. 晚上一定要吃一份绿叶蔬菜。蒸、煮、炒、水油焖都可以,但一定别放太多油。
建议4:食物涮涮油盐,轻松减少热量
在外就餐难免食物过油过咸。除了点菜时要优先选择少油菜品之外,还可以用热水或热汤把菜肴表面上的油盐涮掉。仅此一项,一年就能少吃好几斤脂肪,少吃上百克盐。
建议5:不要克扣主食,避免甜食甜饮
一旦发现自己体重上升,很多人会选择不吃或少吃主食,只吃蔬菜和鱼肉类食物。但是,这么做的结果,往往是让压力水平上升。补充主食的意义,一是供应了充足的能量;二是节约了蛋白质;三是增加了维生素B1的供应。这些效果对大脑的工作都是有帮助的。
1. 如果主食过少,鱼肉类和蔬菜类食物并不能弥补能量不足的问题。
2. 女性平日克扣主食,月经前会更向往各种高热量甜食。
3. 需要高强度工作时,不吃主食更容易引起体力和脑力的疲劳感。
所以,建议大家在工作疲劳、头昏脑涨的时候,喝袋便携即食的牛奶燕麦粥、五谷杂粮糊。你会发现,补充了优质碳水之后,感觉神清气爽,脑子也好用了。
建议6:调整进食顺序,餐前先吃蔬果
1. 先吃蔬菜,后吃肉和主食。
食物顺序研究发现,先吃少油蔬菜,后吃油大的肉类和主食,既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,减少脂肪合成,也能帮助控制食量,预防下一餐提前饥饿。
2.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合在两餐之间作为垫饥食物。
用餐时间之前可以先垫一点健康的零食和饮料,比如肉干、牛奶、豆浆、豆子等,都是两餐之间加餐的不错选择。
3. 水果则更适合在餐前半小时吃。
同样的水果,餐后吃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,既不能延缓血糖上升,也不能帮助抑制食欲。
除了饮食习惯的调整之外,还要有意识地增加运动、减少熬夜。比如:利用一切时间站起来活动,哪怕开会之前、散会之后的几分钟,也不要坐着不动。餐后散步、做做家务,也能多消耗一点热量,减少发胖的风险。
健康防肥的措施不用太多,切实做到一条,就能切实受益。
美俄部分地区或遭浪高3米海啸2025-08-11 16:01
中新健康丨从“宝藏茶饮”到养生夜市,中医药掌握了什么“出圈密码”?2025-08-11 15:57
中新健康|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救死扶伤 力保同胞千里平安转运2025-08-11 15:57
武汉18岁失联男孩遇害 家属发声:凶手是以前邻居2025-08-11 15:45
低卡饱腹又控糖 这种神仙早餐搭配推荐你试试2025-08-11 15:34
湖北一景区漂流艇侧翻致多名游客落水2025-08-11 14:36
超九成受访者感到运动健身正成为生活新时尚2025-08-11 14:22
海淀十八年鸡娃终点,高考582分:家长们集体破防了……2025-08-11 14:13
深圳启动三级防汛应急响应,全市公园实施闭园管理2025-08-11 13:30
国家医保局:440个药品通过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初步形式审查2025-08-11 13:23
中方对新一轮中美经贸会谈持何立场?外交部回应2025-08-11 16:03
海南东方市通报“一无人机迫降”:无人员伤亡2025-08-11 15:39
冲击五连冠!国乒男团晋级决赛2025-08-11 15:35
卷不动了?新势力“间接涨价”,车主:晚一天买多花8000元2025-08-11 15:28
外交部回应又一中国学者被无理拘押2025-08-11 14:39
最真实的留学生是什么样的?2025-08-11 14:10
中新健康丨从“宝藏茶饮”到养生夜市,中医药掌握了什么“出圈密码”?2025-08-11 14:05
吴艳妮复活赛发挥不佳,无缘半决赛2025-08-11 13:56
美国要从俄罗斯手中买岛?俄方回应2025-08-11 13:36
转发收藏!立秋后南北方食养各有重点丨时令节气与健康2025-08-11 13:32